□河南日报评论员 于晴
说起河南的工业,经常听到一句话,河南工业门类齐全,拥有全国41个工业大类中的40个。这就有人好奇了,河南到底缺哪一个工业门类,而现在已经不用纠结了。不久前,河南新增两家“其他采矿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这意味着,河南工业实现了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成为全国极少数拥有全部工业大类的省份之一。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以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等为代表的产业基础,是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由工业大省迈向工业强省,工业门类齐全能够形成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
比如,一台盾构机所需的零部件多达上万个,涉及机械、液压、电气、材料等多个领域。而河南又是超硬材料大省,我国人造金刚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5%,而河南人造金刚石产量约占全国的80%,为盾构刀片提供超硬切割材料。工业门类齐全,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更有利于推动技术攻关与产业升级。
奋力建设制造强省,离不开创新驱动。走进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厂区,“挺起民族轴承工业的脊梁”一行金色大字格外醒目。洛轴,前身是“一五”期间建成的洛阳轴承厂,镌刻着民族工业的光荣和梦想。如今,其智能工厂,既能生产内径几厘米的机器人轴承、新能源汽车轴承,还能够制造外径数米的盾构机轴承、风力发电机轴承。从一企之变到一城之兴,照见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一日千里,彰显经济发展和动能转换的充沛之势。
挺起制造业硬脊梁,助力科技赋能,就要大力加强技术攻关,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今年以来,河南瞄准装备制造业发展痛点,通过完善全省实验室创新平台体系,优化“揭榜挂帅”工作机制,组建产学研联合体,共同揭榜、协同攻关,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有20多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在河南扎根,超过80项关键技术突破在实验室诞生。今年前5个月,河南技术交易迎来“开门红”,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1053.08亿元,同比增长136%。面向未来,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必将驱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做优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新产品一次次生产下线,一步步走向世界,彰显着“河南造”愈加硬核的实力。郑州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1分钟即可下线1台新能源整车;中铁装备盾构机产销量连续8年世界第一;超聚变服务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0多家客户,成为全球领先的算力基础设施与算力服务提供商……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夯实实体经济这个根基,河南正用高质量发展的新作为、新突破,展现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担当。
不断探索新路径新模式,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既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打下坚实基础,也是为河南高质量发展增添底气。工业兴则经济兴,工业强则发展强。相信在未来,河南将继续以创新引领,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工业发展质量,谱写建设制造强省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