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6G机遇挑战并存 运营商加速突破前沿技术

时间:2025-07-22 19:10:00

来源:【通信信息报社】

(记者 林碧涓)2025(第二十四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于7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深度聚焦5G-A/6G等引领未来的前沿技术浪潮。随着5G、5G-A的大规模落地应用,6G愈发成为产业发展关注的重点领域。2025年作为6G“标准化元年”,其标准化研究正式启动,预计2029年完成标准制定,2030年前后实现试商用。在政策及市场推动下,我国6G研发与布局正稳步推进。

(图片来源:摄图网)

政策+市场推动6G进展稳健

坐在家里就能和远方的朋友全息通话,真人立体影像清晰可见;眼镜功能更多样,能直接投影视频,取代手机成为个人平台……以上这些场景,在未来的6G时代或将变为现实。

6G的“快”体现在极致性能,在传输速率有望实现100Gbps(吉比特每秒),时延小于1毫秒这对工厂内的机器协同、远程设备操控等对实时性要求极高的应用至关重要;连接数将支持更广泛的设备接入,尤其是支持更复杂的物联网设备、智能终端和人体传感器,帮助真正实现“万物智联”。

6G技术价值不仅体现在“快”,还在于“广”。6G将构建“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通过通信卫星与地面基站协同,实现全球全域、全天候宽带覆盖,让每一个角落都能接入高速互联。

我国高度重视6G技术研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发展6G等未来产业,6G正式成为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等文件中,明确提出前瞻布局6G网络技术储备,加大研发支持力度。地方层面,北京亦庄推出首个地方6G产业资金支持政策。

在政府的引导下,企业密切关注6G技术发展。例如运营商中国电信牵头国家项目“6G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提出“三层四面”的数据驱动分布自治的新型网络架构。除运营商外,通宇通讯、信维通信、中兴通讯等多家公司已经进行了6G相关技术的预研和储备。

如今,我国6G技术已从发散的多项技术逐步聚焦,研发水平总体处于全球第一梯队。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中国6G专利申请数量一直保持在全球前列。

6G与AI技术双向赋能,催生技术新范式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通信与AI的深度融合正成为技术演进的核心方向。对于6G而言,亦是如此。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指出,通信与智能的深度融合,将创建更加智能、更具适应性的网络生态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人工智能与 6G 不谋而合,AI赋能6G成为智能化网络,为其创新打开思路。

一方面,6G网络既要服务于人工智能,又要支持传统通信业务和新型业务,还将新增“AI作为一种服务”这一特色。另一方面,AI不仅服务于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络,催生AI终端,还在网络运行管理的网购、运维、企业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赋能6G服务垂直行业,拓展车联网、卫星互联网等领域。以交通领域为例,6G技术能够促进车辆、基础设施和行人之间的无缝连接,从而实现自动驾驶、智能交通治理等创新应用落地。

可以说,面向6G时代,AI和网络将深度融合,AI赋能网络将由外挂式AI转变为内生AI,面向连接的网络架构演进为连接-计算-智能的融合网络架构。如今,针对“AI for Net”,运营商已有所实践。中国电信在2023年首发网络大模型,于2024年发布该模型的2.0版本,目前已规模应用于生产;在数字转型世界峰会(DTW 2025)上,中国电信携手华为联合打造的创新项目《AI智能体推动运维和客户体验的创新实践》,斩获2025年度“数据与AI创新卓越奖”。中国联通将AI应用于网络运营的规建维优全生命周期,以及客户服务的营服支撑等领域,开发了基于AI的网络优化专家系统,实现智能定位和优化决策,提高了运营效率和网络质量。中国移动研究院携手中国移动江苏公司,成功研发出基于中国移动九天·网络大模型的AI+无线网络自优化应用。

标准与生态双轮并进

“6G 落地,标准先行”。2025 年 6 月,3GPP RAN 第 108 次会议定稿 6G SID,标志着 6G 标准化研究正式启动。当前,6G 产业化面临国际标准不统一的挑战,需全球产业界加强沟通、凝聚共识。

在标准建设方面,我国持续发力。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印发的《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明确要求加强新兴产业标准建设,并提出加快构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标准体系,推进5G-A、低空信息基础设施、6G、量子保密通信等标准研究。中国电信正在完善6G系统化设计,实现核心技术自主掌控,推动中国电信6G标签技术纳入6G标准框架,实现6G标准前哨战的卡位;正在完善6G系统化设计,实现核心技术自主掌控,推动中国电信6G标签技术纳入6G标准框架,实现6G标准前哨战的卡位。中国移动牵头6G场景用例与需求和6G无线技术研究2个标准项目。中国联通研究院发布《中国联通6G核心网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展望白皮书》,进一步深化了6G网络架构的设计思想。

除了标准建设外,培育应用生态也至关重要。6G 应用需突破单一行业限制,为全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支撑。工信部在今年4月表示,将加快推进6G技术研发等,前瞻布局和培育面向6G的应用产业生态。各地已开展试点,江苏南京完成 6G 无蜂窝通信技术的低空物流试点,无人机可执行 30 公里外的全天候运输任务。

随着政策引导、技术突破与场景验证的持续深入,6G 正从“技术构想”迈向“产业现实”,未来将为数字经济注入全新动能。

本文来自【通信信息报社】,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