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肿瘤消失了!平度市人民医院新辅助治疗让乳腺癌患者重获新生

时间:2025-04-15 15:07:00

近日,一名62岁的患者杨阿姨在2024年10月察觉到乳房上出现了一个近5cm的肿块,因此特意来到平度市人民医院甲乳外科就诊。

体检时发现,左侧乳腺外上象限存在一个大约5cm×5cm的肿块,其边界模糊,质地坚硬,活动性不佳;同时在左腋下触摸到一个肿大的淋巴结,大小约为3cmx3cm。

经多学科团队讨论,由甲乳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强给予患者行乳腺肿块及腋窝淋巴结穿刺活检。穿刺病理结果:浸润性导管癌Ⅱ级;送检腋窝淋巴结穿刺组织内可见癌。免疫组化:ER(3+),PR(3+),CerbB-2(1+),Ki-67(50%+)。经过详细的病理切片会诊、免疫组化指标分析及相关辅助检查,杨阿姨被确诊患有左侧乳腺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直接进行手术的效果并不乐观。若待肿瘤体积缩小后再行手术治疗,将显著提升切除成功率,并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经过乳腺外科医生团队的综合评估,杨阿姨的病情指征符合新辅助治疗的标准,建议患者先行6个周期的TAC方案新辅助化疗。杨阿姨在第二次化疗入院后,查体未再触及肿块,经乳腺彩超检查发现,肿块由原来的4cm变成了不到2cm,腋窝淋巴结由原来的2.6cm变成了1.1cm,较前显著缩小。

理想的化疗成效显著提升了杨阿姨对抗乳腺癌的信心,她不再对乳腺癌感到恐惧,坚定地决定完成六个周期的化疗。到了2025年2月,杨阿姨在顺利完成六周期化疗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身体调理,她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在手术前夕,为她进行了一次乳腺强化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乳腺肿块已不复存在。最终,由主任医师谢经武亲自操刀,杨阿姨实施了乳腺改良根治手术。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经过对左乳腺的广泛取材检查,未发现肿瘤组织,仅有少部分乳腺组织呈现慢性炎症状态。乳头及基底切缘均未见异常。送检的左锁骨下淋巴结未检出癌细胞(0/3);第二组淋巴结同样未检出癌细胞(0/2);前哨淋巴结亦无癌细胞发现(0/2)。此外,腋窝淋巴结亦未检出癌细胞(0/11)。

杨阿姨在手术之后,恢复情况非常令人满意,她的身体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出院时,杨阿姨对医护人员表示了深深的感谢,她表示,是他们的专业和细心照顾让她恢复健康。

依据世界癌症研究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乳腺癌已经成为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早期乳腺癌患者的10年生存率已提升至90%以上。新辅助治疗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在局部治疗前(如手术或放疗)对全身进行的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等)发挥着关键作用。该治疗旨在降低肿瘤分期,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为理想的手术方案,并有助于评估药物敏感性。

(半岛全媒体记者 赵一飞 通讯员 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