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南阳市纪委监委持续深化中小学“校园餐”专项整治 靶向监督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时间:2025-05-23 08:47:00

5月20日的南阳,夏意渐浓,万木峥嵘。正午时分,市实验中学学生家长王栓通过校园餐饮阳光平台“宛校园”小程序预约,准时步入学校餐厅,以陪餐员身份与学生共进午餐。“半桩子,饭仓子,过去总担心儿子在校就餐吃不好,这次陪餐让我彻底放下心来!”用餐结束,王栓就当天的饭菜质量、价格等进行现场评价,“菜品丰富、质优价廉、干净卫生,尤其是免费加米加面、提供绿豆汤,孩子比在家里吃得还要好!”

王栓的良好体验,得益于全市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开展。去年以来,我市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紧盯“校园餐”食材价格虚高、食品加工不卫生、资金管理问题多发等问题,探索实施“阳光平台+制度保障”模式,主动监督、跟踪问效,切实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目前我市共有中小学校2567所,基础教育阶段学生191.4万人,设有食堂的学校1529所。其中,6个营养改善计划县涉及学校924所、学生30.7万名。”市纪委监委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负责人介绍,针对校园供餐体量巨大、经营形式多样、责任主体多元复杂的现状,市纪委监委督促市教育局牵头研发建设校园餐饮阳光平台。该平台将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实现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城区乡镇学校与偏远山区学校全覆盖。同时,无论学校采用自主经营、承包经营,还是校外配餐模式,一律通过平台接受监督,确保“校园餐”在阳光下运行。

在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轻击鼠标登录校园餐饮阳光平台,通过食材选购阳光系统、食材验收智能系统、食品加工可视系统、膳食经费共管系统、履职监管监察系统和家校互动应用系统六大功能模块,将各个学校的食材流转、后厨操作、资金监管等工作尽收眼底。“比如在食材选购环节,平台对供应商名称和报价进行匿名化处理,学校‘盲选’保障公平;膳食经费进入专用共管账户,杜绝挪用风险……”据介绍,该平台自去年秋期投用以来,已初步实现中小学食堂经营利润可控、食材费用占比提升、饭菜提质降价、食品安全卫生的建设目标。

用好大数据,监督更有力。目前,被纳入平台监管的学校按要求每日上传经营数据,市纪委监委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定期对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实施精准监督。针对发现的食材原料入库筛选把关不严、食材参考价格产生不科学等问题,市纪委监委向市教育局发出工作提示函,督促其出台《南阳市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办法〉指导意见》《南阳市中小学学生餐营养指南》《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监督管理的通知》《南阳市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机制》等多项制度,明确家委会监督机制、部门责任机制、督导检查机制等,进一步规范学校食堂经营服务行为,堵塞监管漏洞,确保孩子们吃得安全、营养又健康。

时针悄然划过用餐高峰,市实验中学餐厅里的学生依然络绎不绝。“每顿饭都有20多种菜品可供选择,我今天打了一份牛肉面,你看这大块牛肉给得多足!”八年级学生辛颖一边展示冒尖的饭碗,一边笑意盈盈地告诉记者,“同学们最喜欢盖浇饭,肉也不少,价格还从10元降到了8元一份,真是味美又实惠!”

全媒体记者 曾庆芳

编辑:辛灵飒 初审:王冰 终审:王笑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