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期不舒服去校医室开假条,被要求脱裤子证明。”5月15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一名女生在生理期不舒服时前往医务室请病假,被要求脱裤子以证明其身体状况。

网传视频截图
对此,该校发布情况通报称,经调查,学校医务室值班人员工作开展符合相关流程。据悉,还有校方工作人员回应媒体称,相关诊疗规定并非近期才开始实施,目前,学校正在考虑采取其他处理方式。

南都评论
生理期请假要脱裤自证
学校做了最坏的示范
学生经期不适选择到校医室请病假,“脱裤子才能开假条”侵犯学生尊严,显然不是一个合理的规定。
即便不说脱裤检查对于成年人而言缺乏尊重,就从有关痛经的常识来看,脱裤检查也不能有效判断学生的不适程度。
简言之,脱裤检查仅能证明其是否处于生理期,在医院等正规诊疗中这都不是必需流程,何况在“校医室”“开假条”这些语境下,这样的操作完全是防范大过“诊疗”的“防作弊手段”。
学生身体不适在前,但校医室为何要求其先“自证”处于生理期?该校的回应看起来有苦衷:此前有部分学生谎称自己来例假,一个月开了四五次假条。
信任危机似乎是因此出现的,但相比于对不诚信个案的核实处理,校方却采取了更为极端的管理方式,即对所有因生理期请假的学生进行脱裤检查。
这一选择转向不外乎是因为“一刀切”能够带来管理便利,更进一步讲,这样粗暴管理的根源也在于学校对学生自律能力的不信任。
不过,校方显然没有意识到——学生靠撒谎换取请假固然要引起重视,但更大的问题在于,学校采取的措施是防范而不是引导。
结果就是,让诚实守规的学生用身体隐私和个人尊严为此买单,而不是对不诚实、滥用信任的行为进行追究处罚,可以说,学校对如何做到诚实守信做了最坏的示范。
如何防止学生虚假请假,这本可以成为一次教育契机。例如以承诺书等形式让学生对个人情况作出承诺,如果经核实存在虚假请假的情况将受到处罚,诚实守信的规则和声明落在纸上,也必然能引导学生放进心里。
再如先前出现的因例假“一个月开了四五次假条”,校方也完全有权进一步调查核实,如果是滥用假条,自然能以反面教材警示他人,如果是真的身体不适,校医室同样也能提供更多帮助,这何尝不是对学生真正的关心与服务?如今却借此作为“脱裤检查”的苦衷,于学生管理是懒惰失责,于教育更是找借口、推责任的错误示范。
“脱裤子才能开假条”,如此扎眼荒诞的规则不仅缺乏基本的信任与尊重,冷血刻板的操作更暴露出学校对“何为管理、为何管理”的理念错误。规则本身就在传递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他人和自己的期望与要求,在没有信赖与尊重可言的规则之下,学生怎能怀揣这些信念走入社会?对此,校方应当多点反思、少点自辩。
南方都市报(nddaily)、N视频报道
编辑:聂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