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刘娟 通讯员 陈世豪 付雪
满载集装箱的货轮启航,起重机挥舞巨臂,卡车来回穿梭……盛夏七月,荆州港盐卡码头,一片繁忙有序、活力涌动的景象。
“今年,荆州港盐卡(三期)多用途码头3号、4号泊位已顺利通过交工验收。建成投产后,港区一期二期三期泊位将实现贯通,总泊位数达到8个,年吞吐能力达700万吨、20万标箱,荆州也将冲刺湖北第5个‘亿吨大港’。”“这将极大提升荆州大宗散货吞吐能力和铁水联运通达能力,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7月4日上午,荆州港盐卡港区来了一群特殊的“参观者”,荆州经开区招商促进中心的招商干部们在此展开了一场特殊的研学活动。
这里,是开放的港口,也是行走的课堂。
行走在盐卡港区822米长的岸线上,大家一边走,一边看,一边聊,了解港区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调研码头泊位规划、仓储设施配置,听航线网络布局、水铁联运特色、综合运输优势分析。
记录、交流、思考。招商干部与港务集团、港区负责人围绕如何将港口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进行深入探讨——
“盐卡港区建设的提档升级,是荆州招商引资的重大利好。我们要聚焦企业关切,围绕通关时效优化、物流成本控制、航线覆盖拓展,开展新一轮调研,真正让交通优势成为招商引资新优势。”
“还可拓展临港产业、物流贸易等重点领域开展精准招商。”
“水路运输仅仅是其他运输价格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更适合煤炭、铁矿石、化肥等大宗商品‘大进大出’。”
“港口开通了8类和9类危化品运输专线,能大幅降低化工企业的运输成本”……
以学促干,以研赋能。走进港区研学,是经开区招商促进中心在实践中提升干部素质的缩影。
围绕“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部署,今年以来,经开区招商促进中心在“夜学+月学”的基础上,全面升级学习培训机制,构建起“常态化夜学+专题化集训”培养体系。该体系将学习培训与招商实操相结合,开展产业知识、政策解读、项目研判、商务谈判技巧等方面培训;将学习培训与为企服务相结合,协助举办经开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智能制造供应链建设研讨会等对接交流活动,邀请知名企业家及权威专家围绕园区规划、链式招商、前沿科技等重点领域开展研讨交流,在为企业、为产业提供服务的同时,既扩充了干部知识储备,也引导干部开阔眼界、更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