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被欠薪讨要无果,劳动者起诉用人单位胜诉…一纸欠条成为有力证据

时间:2025-05-09 07:06:00

  被欠薪后,劳动者权益如何得到有效守护?5月7日,万柏林法院发布一起欠薪纠纷案例。在这起案例中,原告凭借一张欠条,成功维护了自己的权益。

  原告小杜(化名)2021年12月3日前入职被告太原某诊所,受聘从事医师工作,每月工资为6800元。该诊所于2022年1月17日为小杜发放2021年12月工资6746元,2022年2月18日为其发放2022年1月工资3617元,未发放2022年2月、3月工资,小杜于2022年4月离职。

  在索要工资的过程中,诊所于2022年5月12日给小杜出具欠条一份,上面写道:“小杜2022年2月、3月工资未发,共计12661.5元,在2022年10月底前分期或一次性解决,无其他劳动纠纷。”

  但是,小杜多次索要被拖欠的工资时,诊所却一直未按照约定支付。微信联系、电话沟通、上门交涉均一无所获,奔波多次无果后,小杜将该诊所诉至万柏林法院。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十五条的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提起诉讼,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人民法院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

  本案中,被告太原某诊所于2022年5月12日出具的欠条中已明确,欠付原告小杜2022年2月、3月工资合计12661.5元,且被告未提交已支付的证据,最终,法院判决,太原某诊所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原告小杜2022年2月、3月工资合计12661.5元。

  法官表示,在这起案例中,因被告太原某诊所未能及时向原告小杜支付工资,于是向小杜出具欠条。该欠条可充分证明某诊所的欠款事实,因此合法有效,受法律保护。同时,随着欠条的签订,确认了双方的欠款事实,因此小杜可直接持欠条向法院提起诉讼而无需先经仲裁程序。

  法官最后提醒职场打工人,如果遇到老板拖欠工资,一定要让老板写下欠条,而非借条。欠条要写明欠款金额、还款日期、欠款人名称、日期等必备要件,避免欠条因缺少必要要件而对后期造成维权困难等不利后果。

  记者 任蕾 太原晚报